书阅屋 > 纨绔小农民 > 第560章 养殖稀罕物

第560章 养殖稀罕物


这老者的一番话,说的十分的中肯,

        并非是故意挑拨离间。

        他乃修真人士,又从湘西而来。

        湘西一带,自古就有赶尸的风俗。

        也经常会遇到一些诈尸现象的发生。

        也就是所谓的“大粽子”。

        而这老者,显然十分了解“僵尸”的习性。

        李小海听完他的一番话后。

        知道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好意提醒。

        不过,他还真不担心金大武还会反主。

        于是,便摆了摆手手,笑道:“不会的,我有办法对付他,

        不过,我还是多谢你的提醒。”

        老者钱向东听小海说有办法,心中略略释然,也不再劝,便坐下来和李小海聊了起来。

        二人谈了谈关于修炼的一些心得。

        见天色已晚,钱向东便与李小海留下了联系方式。

        随后,便带着徒弟离开了李家坳村。

        ……

        第二天。

        马正扬给李小海打来了电话。

        说话马湾村窑厂的那个鱼塘,已经达到了开工条件。

        但是,需要一些手续得办理,否则的话,没法承包。

        李小海一拍脑瓜,倒是把这些琐事给忘记了。

        想要搞鱼塘开发,就必须得先办理手续才行。

        于是,他便立马开车赶到了马湾村。

        与马正扬碰面之后,听取了他的一些情况汇报。

        随即,李小海便到村委会,请示了一下村长,把开挖鱼塘,承包鱼塘的这件事,说给了他听。

        眼下,农村的发展,需要一些能人,出人出力。

        这个马湾村,也是个贫穷的小山村。

        窑厂废弃的水塘,之前从来没有人承包过。

        当听到李小海有意要承包这里,村长自然也是十分的高兴。

        当下表示,要无条件的支持。

        而此刻。

        在马湾村的村委会。

        当听到村长马大国的承诺后。

        李小海则是十分满意的朝他笑着说道:

        “马村长,既然,话都已经说道了这个份上,”

        这个鱼塘,就算我承包了,你给开个承包费吧。”

        “算了吧,那鱼塘本来就一直闲着,还要什么承包费。”

        村长马大国笑着摆摆手,道:

        “等你的鱼养大了,管我吃鱼就行了。”

        马大国的这一番话,当然是客套话。

        李小海毕竟占用的是马湾村的土地。

        改签的合同,以及手续,还是得正常办理的。

        至于承包的费用,即便是马大国不要,李小海也会给他的。

        “对了,李老板,你养的是什么鱼种啊?”

        马大国此时一边给李小海续茶,一边好奇的朝他问道。

        “我养的,是价格可以达到上百元一斤的鳇鱼。”

        李小海端起茶杯,朝面前的马大国回答道。

        “什么,鲥鱼?你养得活吗?”

        马大国虽然不懂养鱼,但他在电视上曾看到过。

        这鳇鱼属于是冷水鱼类,而且生长速度,极其的缓慢。

        在华夏的东北地区,才有养殖。

        而面前的这个年轻的李老板,却是声称,要在这里养殖鳇鱼。

        马大国有些不敢相信,到底能不能养活。

        “马村长不必担忧,我自有妙招。”

        李小海笑着朝马大国接着说道:

        “现在谈谈承包费吧?我要在池塘有的基础上,再挖大一些,大概两亩田的样子。”

        “两亩田的话,承包一年就是一千块钱,

        一年你给五百块钱行了。”马大国道。

        “好,我先把钱给你!然后你给我开个租凭证明。”

        李小海直接就把钱交了,他怕以后鱼塘发展起来,会有人眼红,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该走的程序他还是要走。

        当下,便立了合同,承包期限是三年,李小海交付了一千五百块钱。

        拿到了承包权后,李小海便开始考虑挖鱼塘的事情了。

        当天,李小海便找工程队来开挖鱼塘。

        工程队是县城的一个姓赵的老板组建的,在县城一带做工程也有十多年了,信誉度还是蛮高的。

        当听说李小海在要山上开挖鱼塘时,赵老板便问他要开多大的坑。

        在听了李小海对鱼塘面积和深度的要求后,做了工程金的预算,大约也就是一万五千块钱左右的样子。

        一万多块钱,对于现在的李小海来说,也就是个小钱。

        他没有含糊,便同意并预付了赵老板五千块钱。

        要求工程队能早一点进场施工,赵老板没想到李小海这样爽快,高兴之下,立即承诺三天之内进场施工。

        这赵老板倒是守信之人。

        第二天一大早,便带着工程队,来到了马湾村的窑厂。

        对原有的池塘进行扩挖,两台挖土机轰隆隆同时作业,很快便挖出一个两亩地大小的池塘出来。

        又在池塘内部做了一下修整,一个崭新的鱼塘便显现了出来。

        挖完之后,赵老板很好奇,李小海养殖的,究竟是什么鱼。

        李小海谎称也就是普通的家鱼,草鱼鲤鱼之类的。

        毕竟,李小海要养的可是珍贵的鳇鱼。

        一条鱼能卖好几千块呢,知道的人多了,难保不被惦记。

        所以,能瞒则瞒,而且在养殖的过程中,难免要使一些异常的手段,能不被人知道最好,低调才是王道嘛!

        挖鱼塘的花费,和赵老板预算的相差不大,花了一万四千三百多块钱,看着新挖的鱼塘,李小海露出开心的笑容。

        鱼塘挖好后,接连两天,不断有村里的闲汉来瞧热闹。

        甚至,消息都传到了李家坳村。

        大家都很好奇,这个年轻人,事业发展咋就这么迅速。

        刚刚开始建立农家庄园,成本还未必能赚得回来,现在居然有钱捣鼓鱼塘来了。

        但毕竟,钱是非常私密性的问题,一般没有人轻易提起。

        大家只是问他要养啥鱼,他把敷衍工程队工人的话又说一遍,立即便激起一阵议论。

        有鼓励的也有说丧气话的,说现在鱼市的行情越发不景气。

        尤其是草鱼,撑死五六块钱一斤,赚不了几个钱,还有人提议要李小海养点稀罕捞大价钱,比如鲶鱼,十几块钱一斤,比草鱼的价格高了一倍。

        对此,李小海只是微笑,不置可否。

        他当然不会告诉这些人,自己养殖的可是珍贵的鳇鱼。

        渐渐的,人们的关注度便减弱下来,一个礼拜后便没有人再来鱼塘这边了。

        只不过,鱼塘有了,眼下,却有个棘手的问题,摆在李小海的眼前。

        ……

        (本章完)


  https://www.sywwx.com/45_45818/232060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