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彩叶鸢尾 > 第4章 先帝之死

第4章 先帝之死


李云祈最近一直都心不在焉的,太傅提醒了他很多次。可每次他都稀里糊涂地答应,然后继续敷衍了事。太傅也没办法,毕竟感情这个东西,我们亲爱的殿下还控制不住。

        他一想到沈伊人就会控制不住的嘴角上扬,傻傻地笑,林不怀觉得自家主子魔怔了,像是被什么脏东西附身了似的。

        每天辰时和戌时他都风雨无阻地去太后宫中请安。太后娘娘都被他给整烦了,只能时时把沈伊人带在身边,免得他那不争气的孙子难过失望。

        正趴在书案上思恋意中人的殿下无心习书练字,只能呆呆地磨墨。

        林不怀急匆匆地从外面闯进书房来:“殿下!有暗卫来报,有人偷潜进您的寝殿留下了一封信,然后那人直接吞下毒药自杀了。暗卫说尸体脸早被割花了,辨不出什么模样,身上的衣物也没有什么线索,根本不知道他是谁派来的。”

        李云祈瞬间绷紧了脸,思考是谁有可能培养如此暗卫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闯进宫中,或者是说宫中有谁与外界有联系?他走至林不怀面前,拿过那封信,撕开看了起来。上面的字歪歪斜斜,显然是有人刻意不让他看出是谁人所写。

        信的内容十分惊人心魄,竟涉及到了先帝之死。前朝旧事甚为神秘,父皇从未与他谈过,史书也只记下功德,对于皇家之事只寥寥几笔带过。

        信上说,先帝之死并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人用剑刺杀而亡,还说背后的始作俑者是当今圣上,说他为了登上皇位,无所不用其极,信中上还说了,当年的很多疑点,还有诸多已死之人的口供。

        李云祈看的信中极其细致的记录了父皇与如今权臣太尉迟恭与太傅墨驰是如何设计先皇贬谪其余诸位皇子,以及如何在一夜之间传出先皇是恶疾突发而死的言论。

        为什么他的七八个皇叔先后死于非命?

        为什么他的皇叔们会先后被贬值到边疆地带去?如果在世的帝王立了太子,其余诸皇子应该是被封王做没有实权的王爷。

        为什么他从出生伊始就没见过在外戍边的王爷回京述职?

        这是真的吗?他反复询问自己,他知道自己不愿意相信。虽然太傅一直说权力会滋生恶念,但他仍相信人还是不会凶残至此,连手足之情都不肯放过何况这是他敬重的父皇。

        他迫不及待地想找到太傅问个清楚,他不愿亲自去问他的父皇,这仿佛是一种逃避。

        他把信塞给林不怀:“先去备马车,出宫去太傅府,把信藏好。”

        由于马儿跑得太快马车颠簸得厉害,林不怀觉得一阵头晕脑胀,但是看着他的殿下却没有一点不舒服,反而是急切的想更快地赶到太傅府。

        马车一停,殿下就立刻拉开门帘,跳出马车。太傅府的人见识殿下,慌不择路地打开大门,然后跪下迎接:“奴才见过大皇子殿下,殿下安好。”

        “免礼。”

        他进入太傅府后就径直去到书房,太傅府的婢子侍卫们慌忙让行。

        正在看书的太傅,听到外面一阵吵闹声响:“吵什么?!”

        直接进入书房的李云祈看见了正欲起身查看的太傅,他的手里还有一本《孙子兵法》。

        “师父,徒儿有事要问您。”

        因李择善对其颇为看重,所以给了他特权,除了向皇帝和皇后,还有太后行礼外,其他任何人他都不必行礼。墨驰见来人是李云祈,便不急不徐地倒茶:“问什么?”

        李云祈看着眼前这位垂垂老矣,胡须发白的老者又想起平常他对太傅的尊敬,忽然就不忍心去问他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还是问了出来:“师父,我想问一问,当年先帝之死的真相。是否真的不如史书所写,而是一段争权夺利的腌臜事?”

        他将今日之事说与太傅听后。

        墨驰拿着一杯茶,徐徐向李云祈走来:“你想听完整的故事吗?你真的长大了,有些事,你该知道了。”

        穆国对皇嗣继承没有什么立长立嫡之说,立谁为太子全凭当时在位的皇帝心意。但历朝以来,皇后之位都是皇帝最爱的女人,所以爱乌及乌,中宫诞下的嫡子也会因为母亲的宠爱而被皇帝重视,通常满了一定的年岁后就会被封为太子。

        这也避免了皇子明争暗斗的场面,但这样往往会生出没有君王之智的庸才凭借生母的宠爱登上皇位的情况,进而才导致穆国国力迅速下降,直到前朝敏崇帝李牧大改朝制,大兴科举制度,严振官纪。

        许是为了稳住当时因大改而震荡的朝局,敏崇帝迎娶了当时太尉的嫡女作皇后,太尉嫡女迟桑芸也就是当今太后。

        帝后二人根本不存在感情,一直都是相敬如宾的利益关系。一个需要太尉的支持稳住朝局,一个需要用皇后之位护佑走向衰弱的家族。

        也正是因为如此,冷漠无情丝的敏崇帝王成了历朝以来,纳妃最多,子嗣也是最多的君王,没人见过他爱一个人的样子,人们见到的永远是面无表情的帝王。

        但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执着于什么,一直未曾立嗣,或许是他相信他能够遇见那个愿以江山为聘的女子。

        是的,同民间话本里烂俗的故事一样,他爱上了如今左丞相的姐姐林婉晚。他以皇后之礼迎娶她作贵妃,甚至一度欲废黜皇后,立她为新后,当时朝臣都以为陛下与林婉晚有了皇子就会马上立为太子,可世事弄人。

        还未等陛下如愿,林婉晚被人毒死了。所有线索都指向当时一个不受宠且地位低下的妃嫔华容,而她很快被发现上吊自杀在她的寝室里。

        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但敏崇帝始终认为是皇后做的,他冷落皇后,还迁怒于当时的嫡子李择善。一个皇帝如此厌恶一个女人,使得皇后母子在宫中沦落到人人可欺的地步。一度导致他二人食不果腹,在寒风凛冽的冬日领不到一二两火炭取暖,差点儿被冻死。

        在昭和二十七年,穆国与羌戌交战,羌戌派公主梧桦来和亲以求和,当时穆国军队受了重创,人民怨声载道,敏崇帝便答应了。

        李牧为表对羌戌国的诚意,让公主自己挑选夫婿。

        公主选中当时宴会上清瘦但倔强的李择善作夫君,敏崇帝颇为意外,无奈话已出口,帝王之言,不能作废。

        公主嫁给李择善后很快便有了身孕,第二年就诞下了李云祈。婚后,从前不会反抗的李择善像变了个人,开始与外祖父迟恭共谋大业,拉拢朝臣,收集其他诸皇子的要害把柄并一一竭发,没什么劣迹的便设计陷害。

        一年之内,除李择善外的所有皇子该处死的处死,没犯死罪的被流放或被派去戍边。也许是敏崇帝年老后觉得对这个儿子有愧,他立了李择善为太子。

        而敏崇帝之死确实并非暴毙,而是被杀害的,但凶手不是李择善,而是如今左相林秋。

        他认为是敏崇帝害死的他姐姐,如果不是他要娶姐姐入宫,不那么宠爱她到惹人嫉恨的地步,他的姐姐就不会死,所以他和皇后迟桑芸内外勾结,在李择善大势已稳时,深夜开宫门让林秋有机可乘。

        他潜入紫宸殿,可令他意外的是敏崇帝李牧一袭素衣立于殿中,竟是在等着他。

        他拔刀相向:“狗皇帝!你害死了我姐姐,你该为她偿命!!你本应在她死后就为她殉葬的,多让你活了这么久,呵,全是为了我的桑芸!不曾想你竟还祸害她和她的孩子!你,畜牲都不如!!!”

        李牧只是自嘲般地笑笑,眼眸中闪烁的是疲惫与厌烦:“呵……婉晚,是我对她不住。可要不是她爱这苍生,我早就随她而去了。迟桑芸,这个贱女人!!就是她害死的婉晚!可惜啊,婉晚的弟弟还执迷不悟地爱着杀姐仇人!我是有负于择善,那你呢?你就不觉得你有愧于你的胞姐吗?你敢说无愧于心吗?!”

        林秋冲上前去,将利刃刺入李牧的腰腹部:“别拿我和你这个负心薄幸的烂人相提并论,你不配!我这就杀了你替阿姐复仇!!”他额头青筋暴起,发狠的眼神好似要刺李牧千千万万剑。

        李牧疼得冷汗淋淋,气喘吁吁:“这一幕,在她死的时候就该有了,我……我欠她一辈子。”

        千古明君,就此沉眠。

        后来李择善继位,尊李牧为敏崇帝,尊皇后迟桑芸为太后,破国历封和亲公主梧桦为后。

        再后来李择善一步步与太傅联手除掉懦弱的诸位戍边王。

        这就是那个“争权夺利”的故事了。

        李云祈还沉浸在那堪称传奇的故事里不能自拔,仿佛一个初涉入世的孩童听到杀人放火之事的惊讶一般,他的内心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息。

        他的声音变得有些沙哑:“那……那父皇到底算不算弑……弑父夺位,残害手足?”

        太傅认真思索后说:“嗯……要看你如何理解,如果你认为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陛下就是同他母亲一样犯了弑君大罪,若你认为动手的是林秋,那便不算。”

        “至于手足相残嘛,都是那些人罪有应得。陛下如此做也是有理的,他们仗着陛下当年不受宠爱,肆意欺负陛下,让他同奴婢住一起,经常打骂他。相信换作是谁都会报复吧,这只能算是恶有恶报。”

        “姑且不论往事的正义与否,我们只看这件事来的结果,你的父皇是一个明君,造福了穆国子民。所以,你现在学到了什么?”

        小殿下李云祈再次沙哑着说:“给我一点时间,我能接受的。如果造福万民,必须要动杀戮,那我想我应该也是愿意的。”

        云祈还是同幼时一般,心系天下,有着鸿鹄之志。


  https://www.sywwx.com/50333_50333633/389122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